——內蒙古自治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重要講話精神紀實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 力
2018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就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脫貧攻堅、扎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對內蒙古提出殷殷期望。
2018年3月8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就下發了《關于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表示,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把總書記重要講話作為給內蒙古“量身定制”的行動綱領,真抓實干,要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全面擦亮“內蒙古品牌”
今年1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在自治區政府兩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到建設“內蒙古能源”品牌。
內蒙古區情獨特:一方面,自然資源豐富,資源型產業發展潛力很大;另一方面,產業發展較多依賴資源開發,結構性矛盾突出。
2018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人大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這些年,你們在改變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的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不夠。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上。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內蒙古進一步延長資源型產業鏈條,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2018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中,非煤產業增加值增長9.7%,高于煤炭產業增加值8.1個百分點。煤炭行業本身,轉化率也達到38%。為樹立“內蒙古能源”品牌,自治區編制了現代能源經濟發展規劃,加快煤炭行業延長產業鏈步伐,提升價值鏈,推進電力通道配套電源點建設,并推動先進儲能、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等技術創新和應用,著力解決窩電、棄風、棄光等問題。
“鄂爾多斯還專門注冊了‘鄂爾多斯煤’品牌。全市通過開展安全保障、智能開采、綠色礦山、煤炭提質、科技創新、綜合利用等10項提升工程,樹立和鞏固‘鄂爾多斯煤’的品牌形象。”內蒙古北宸智庫研究員蔡常青說,“品牌建設向資源產業、能源產業、制造業延伸,體現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的全面要求。”
高質量發展為品牌建設賦予了更多內容。去年以來,巴彥淖爾市成功注冊“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全力建設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包頭市根據老工業基地的人才、技術優勢,全面打造“百年老店”“百年老企”。通遼市樹立“草原名城”目標開展“五都”建設,全產業鏈構建國際蒙醫藥之都、中國小品種氨基酸之都、藍寶石之都、草原肉牛之都和可降解新材料之都。伴隨著各地從追求“有沒有”到追求“好不好”的轉型,“內蒙古乳業”“內蒙古音樂”“內蒙古旅游”“內蒙古味道”等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讓產業一線成脫貧主戰場
2月21日,呼和浩特的年味還沒有散去,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已開始推介“東達風水梁產業扶貧模式”。
東達蒙古王集團通過沙產業反哺生態建設,新建了年產40萬噸的飼料廠,以“公司+農戶”的模式養獺兔,打造出生態種植和生態養殖兩大產業鏈,每年可出欄獺兔500多萬只,并衍生了光伏發電廠、黃河風味街、沙產業博物館等多個項目,使昔日黃沙肆虐的“風干圪梁”建成為能容納12萬人口,集生態建設、扶貧移民、文化旅游、鄉村振興于一身的大型田園綜合體,變身令人向往的風水梁。“企業又與鄂爾多斯、興安盟合作,投入13.5億元將風水梁的扶貧模式復制到科右中旗百利舸城鄉統籌示范園。”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會長張衛東說。
立足貧困地區特色和實際,內蒙古找準產業對接點,健全產業利益聯結機制,特色種養、農牧業觀光、農畜產品精細加工等產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貧困人口分享到了產業發展紅利。
2018年,內蒙古累計投入104億元,帶領全區各族人民向貧困發起全面總攻,全年減貧23萬人以上,10個國貧旗縣、13個區貧旗縣順利摘帽。
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在扎蘭屯市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獵民村,一排排嶄新的鄂溫克民居整齊排列。獵民韓希林家是一個由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蒙古族、漢族等多民族組成的家庭,去年他家種了500畝地,養了30多頭牛,還搬進了70平方米的新房子。
多民族組成的韓希林家,是內蒙古多民族親如一家的生動縮影。自治區成立70多年來,各族人民始終心向黨、心向黨中央,時刻牢記民族團結的重要性,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2018年,呼倫貝爾市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市”,這是繼興安盟成功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盟”稱號后,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目前,全區有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單位)43個,自治區級示范區(單位)278個,呈現出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培育示范典型、以示范典型帶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良好局面。
2018年,自治區出臺《關于促進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繁榮發展的意見》,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7個方面,對促進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繁榮發展進行了部署。2018年,自治區民委向57個貧困旗縣下達少數民族發展資金4.3億元,占中央財政安排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的75%;向57個貧困旗縣下達少數民族發展資金6110萬元,占自治區本級預算安排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的78%。自治區民委主任奇錦玉說:“近年來,自治區民委在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的基礎上,把少數民族發展資金使用與貧困戶建檔立卡情況相銜接,與脫貧成效相掛鉤,切實使資金惠及貧困人口,為貧困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脫貧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