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我旗堅持將第三產業作為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新引擎”,不斷優化內部結構,推動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地位持續提升,產出效率持續提高。截至2020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36.4億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長4.4%。第三產業活力迸發,新模式、新業態亮點紛呈,正在加快釋放新動能,驅動我旗高質量發展跑出了“加速度”。
電子商務方興未艾
除文化旅游業外,“十三五”以來,農村電商也成為了助推我旗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和拉動消費增長的新動力。特別是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眾的消費需求開始從線下轉至線上平臺,直播帶貨成為了一種新時尚,越來越多的商家,打破原先單一的傳統銷售模式,開啟了網絡銷售步伐。
在這樣的潮流影響下,我旗許多地方黨政領導、駐村干部、農牧民以及草根主播也紛紛走進直播間,化身“帶貨主播”,為本地農特產品站臺吆喝。在他們的推介下,四村大米、蒙祥羊肉、大樹灣黃河魚、風水梁兔肉干、響沙純糧酒、雷大姐醬菜等一批農副產品走向了“云端”市場,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截至目前,全旗先后建立直播基地7處,組織開展黨政干部直播帶貨活動20余場,累計銷售農產品達458萬元。
圖片
直播帶貨作為一種新型線上消費方式,是電商行業發展的必然,它的出現,不僅打破了信息藩籬,解決了因疫情影響導致的產品滯銷難題,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也將我旗的電商發展推向了高潮。
2016年,我旗被商務部、財政部、扶貧辦確定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實施以來,我旗以“互聯網+縣域經濟”為引領,按照“市場主導和政府推動、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借力發展和本土培育”相結合的思路,深入實施農村電商“三大體系”和“四大工程”,培育和營造了電商市場和生態環境,農村電商呈現穩步發展態勢,累計實現農副產品線上交易額達2.1億元。
全旗現已建成旗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物流分發中心、9個鎮級中心服務站、56個村級服務站,并引導萬通、東達、四季青8家傳統企業開通了自己的電商平臺,培育金糧網、眾華商貿、雷大姐等本土電商企業10家,微商160家,網店35家,遍布旗、鎮、村三級的各類電商平臺已成為了引領農牧區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的重要推動力和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
線上營銷,需要講好品牌故事,為了讓我旗農產品實現從“無牌散貨”到“品質大牌”的轉變,我旗還致力于“黃河幾字灣”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并積極利用淘寶、天貓、快手、抖音等互聯網平臺打通供需渠道,使我旗的優質農副產品逐漸從小地方走向了大市場。
與此同時,我旗還通過線下發力、電商助力的模式,進一步釋放了消費扶貧紅利,打通了消費扶貧路。目前,我旗已建成并啟動旗級“電商+消費”扶貧服務中心,與全旗118家央企、國企、民營企業簽訂了幫銷協議,協議金額達2679萬元,并創新舉措、多方促銷,動員全旗各企事業單位及員工以“以購代捐”“以買代幫”方式進行消費,解決貧困戶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收到了良好效果。2020年,通過這種方式我旗共完成農畜產品銷售1131萬元。
現代物流業成績斐然
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我旗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服務水平和轉型發展也在“十三五”迎來了黃金時期。
一列列火車穿梭工礦企業,一條條公路干支相連、縱橫交錯,一輛輛公交、客車往來城市鄉村……如今,在達拉特旗,一張越織越密的立體交通網成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位于風水梁鎮的內蒙古晉煤物流有限公司點石溝鐵路專用線,隨著一聲聲嘹亮的汽笛長鳴聲,一列列滿載商品煤的列車緩緩駛向遠方……
這是不久前我旗開通運營的又一條鐵路專用線,項目總投資8億元,占地991.31畝,年發運量2000萬噸,每年可實現納稅2.3億元。和其同期開通運營的還有響沙灣及博泰馬場壕鐵路專用線,至此,我旗境內已建成投運鐵路專用線8條,完成投資35.55億元,設計運能為1.03億噸/年。
一條條鐵路線的建成通車,既有效打通了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暢通了“微循環”、增強了“公轉鐵”,使我旗的運輸結構全面優化升級,也使我旗的區域物流樞紐作用更加凸顯。截至目前,我旗境內鐵路通車里程達到了355.5公里,占鄂爾多斯市鐵路運行總里程的13.5%,基本形成了沿河鐵路、呼準鄂鐵路橫貫東西,包西鐵路、包神鐵路縱貫南北的“兩橫兩縱”鐵路交通網。
如果說鐵路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那么公路則是經濟發展的“大動脈”,近年來,我旗緊緊圍繞“外聯內暢”交通發展戰略,不斷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包茂高速、沿黃高速為主通道,G512、S316、S41、S211、S224等國省道及X602、X607、X608、X612、X618、X625、X635、X636、X640、X642等縣道為主骨架的公路運輸網絡。截至2020年底,全旗公路總里程達到了3427公里,公路密度達到了41.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面提升農村公路服務能力和品質,實施農村公路工程450公里,街巷硬化項目770公里,旅游公路工程12公里,完成新建關碾房至S215公路西柳溝大橋1座,危橋改造項目2個,實施農村公路養護項目及生命安全防護工程861.839公里,實現了旗與鄉、鄉與村之間的道路全部通達及全部列養。2017年8月,我旗被交通運輸部授予全國首批“四好農村路”示范縣,2018年9月,被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授予“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在打通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主動脈”的同時,我旗還努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力求用通暢的“毛細血管”將“主動脈”的快捷性傳遞到城市和鄉村。全旗現有公交停保場1處,公交142臺(其中,新能源汽車85臺),公交線路32條,運營線路總長度2200公里,公交線路網密度0.22公里/平方公里,實現了城市公共交通站點500米覆蓋率100%。全旗9個蘇木鎮132個行政村已實現了村村通客車目標。
公路通則運輸興。隨著我旗交通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貨物運輸效率顯著提升,物流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明顯下降,物流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全旗目前注冊從事物流產業的企業有268家,以煤炭運輸和主要工業產品及農副產品運輸居多。已建成農貿物流中心11處、洗選煤廠及集裝站19處,注冊運輸車輛5258輛。2020年預計貨物運輸總量可達到1.5億噸,其中煤炭發運量突破1億噸,運費約75億元,我旗正在成為“呼包鄂”經濟圈重要的物流節點。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站在新時代潮頭,回眸“十三五”,達拉特旗現代服務業亮點紛呈,活力迸發,成為推動全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展望“十四五”,達拉特旗將繼續以砥礪拼搏、時不我待的勁頭,跑出高質量發展的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