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至28日,內蒙古電視臺副總編輯朝魯巴特爾、內蒙古日報社副總編輯孫亞輝,帶領采訪團一行來我旗采訪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旗委常委、 宣傳部長崔永平及林業部門負責人陪同。
采訪團一行深入東達集團福源泉生態建設基地、東達風水梁園區、騎士乳業、邦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響沙灣旅游景區等地,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了我旗庫布其沙漠防沙治沙的過程、經驗、模式及沙漠產業發展情況,對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有了更深的全新認識。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創造了“治沙、生態、經濟、民生”平衡驅動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創新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業產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技術持續化創新”“四輪驅動”的合作機制,構筑了防沙治沙、生態修復、土地整治、沙漠生態產業開發環環相扣的沙漠生態產業鏈,實現了投資有收益、產品有市場、農民有收入、政府有稅收、生態環境有保障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模式與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民眾廣泛參與的生態環保體系”高度契合,也同經濟與社會普遍發展規律高度契合,是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理論的生動實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能夠實現生態環境的根本改變,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的良性循環,一代又一代沙區人面對極其惡劣的生存環境,不畏艱險、不懼失敗,尊重規律、勇于創新,以超乎想象的頑強意志和堅定信念,團結一心守住了自己的家園,守住了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世界奇跡,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撓、科學創新、綠富同興”的“庫布其精神”。
(來源:達拉特報社 王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