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庫布其治沙的領軍企業與錢學森沙產業理論的成功實踐者,東達蒙古王集團深入參與并見證了中國大北方的生態治理史、扶貧攻堅史、新農村建設史、經濟發展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認可。4月16日,“見證70年”中蒙媒體聯合采訪團慕名到“沙漠之城風水梁”進行采訪拍攝,鄂爾多斯市委宣傳部、達拉特旗旗委宣傳部及集團宣傳部負責人陪同并向中蒙媒體記者們介紹了相關情況。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蒙建交70周年。近年來中蒙兩國關系發展進入快車道,各領域交流合作頻繁,成為了睦鄰友好的典范。因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和蒙古國記者協會聯合主辦了本次“見證70年”中蒙媒體聯合采訪系列活動,一方面可深入加強中蒙媒體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廣泛平臺,開辟更多渠道,另一方面對內蒙古日報社索倫嘎報、刊、網、端發展、境外“落地”也具有推動意義。
聯合采訪團先后到福源泉生態種植基地、風水梁園區觀景臺、沙柳刨花板廠、原生態沙漠賽車場、飼料廠、獺兔標準化養殖示范基地、特種養殖場等處進行了參觀拍攝,集團宣傳部負責人郭玉鬲向記者們詳細介紹了企業遵循錢學森沙產業理論在庫布其沙區種植沙柳進行治理、投入60億元在沙漠中建設新城,將“風干圪梁”變為“風水梁”,通過打造生態與養殖循環經濟產業鏈帶動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的偉大壯舉,講述了集團董事長趙永亮為社會謀福、為百姓謀利的大愛情懷和企業的自我責任與使命,感動了采訪的所有記者。他們頻頻點頭并做了認真記錄,同時對企業治沙過程中的相關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詢問與交流。記者們在風水梁深刻感知到了中國70年來發生的城鄉巨變,感受到了以東達集團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的責任擔當,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偉大成就和生動畫面。
中蒙兩國山水相連,擁有4700多公里的漫長陸地邊界線。兩國交往源遠流長,人民感情深厚。歷史上,“草原絲綢之路”和“茶葉之路”都經過蒙古。今天,中國提出的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與蒙古國的“發展之路”計劃高度契合,二者的對接可以把兩國的未來發展戰略更好地結合起來,使兩國共同發展、共同受益,讓兩國人民得到更多實惠。據悉,參與此次集中采訪活動的中蒙兩國記者將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全媒體報道手段,充分展示新中國各地各族人民砥礪奮進、艱苦奮斗的精神風貌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講述新中國成立70年的美好故事。 (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