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國家林草局六部委組成調研組來到鄂爾多斯,就庫布其沙漠治理進行專題調研并舉行內部會議。鄂爾多斯市市政府副市長劉建勛、達拉特旗旗委書記奇·達楞太、政府副旗長黃建軍,及自治區、市、旗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東達集團林沙產業公司副總經理姚國文代表集團參加了此次內部調研會議。
庫布其治沙人經過30多年久久為功的艱苦奮斗,在荒漠化防治上取得了非凡成績。調研組強調要繼續推廣庫布其的成功經驗,弘揚科學精神,按照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確保生態治理取得實效。要弘揚創新精神,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增強生態治理的科技支撐作用。要弘揚實干精神,強化使命擔當,帶著理想、感情和責任投身生態環境治理工作。要建立生態指標體系,把本底情況摸清楚,科學制定防沙治沙方案,用生物多樣性成效體現治沙工作的厚度和高度。要加大全民參與生態建設的力度,讓人民群眾在生態治理中得到更多實惠,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姚國文在會議發言中說:多年來,東達集團始終以錢學森沙產業理論為指導,致力于生態治理、扶貧移民、新農村建設、區域經濟,縣域經濟、城鄉統籌、農村城市化、科技富民等各項事業,并在治沙基礎上以“公司+農戶” 的模式養獺兔,打造出了生態種植和生態養殖兩大產業鏈,企業建立了沙柳種植保護讓利的補償機制,充分保證種植戶收益,通過對沙柳進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全力維護生態建設成果,使10多萬沙區貧困人口實現增收。他同時就企業在治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調研組做了匯報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調研組對東達集團的治沙模式和產業拉動扶貧的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東達集團的治沙模式創新精準、成效顯著,走出了一條獨具地方特色的科學治沙之路,特別是在治沙中推動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既治理了沙漠,又發展了經濟,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實現了經濟、生態、社會的三效合一,值得推廣借鑒。
(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