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達拉特旗鮮食玉米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并拓寬市場,由達拉特旗工信和科技局、風水梁鎮人民政府、風水梁園區管委會主辦,內蒙古眾華商貿公司,內蒙古王愛召農業觀光公司承辦的"達拉特旗首屆鮮食玉米產業大會"于9月18日在美麗的沙漠之城、中國獺兔之都風水梁隆重舉行。達拉特旗工信和科技局常務副局長侯君海、風水梁鎮鎮長李建清、東達蒙古王集團副董事長趙永明與常務副總裁馬明利等以及旗鎮相關部門領導、周邊十多個行政村的書記村長村民等1000余人參加了活動。
(旗工信和科技局常務副局長侯君海發言)
侯君海在大會發言中指出:發展鮮食玉米產業是達拉特旗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實現達旗玉米產業品牌化、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對于促進全旗產業結構調整、打贏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工信和科技局將發揮資源優勢,以東達、真金等龍頭企業為示范引領,打造一批有特色的玉米村、玉米農家院、玉米美食產業鏈,通過特色服務業增加農牧民收入,助推達旗農牧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東達蒙古王集團常務副總裁馬明利發言)
馬明利在發言中說:近年來,東達集團積極響應國家 “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戰略和“百企幫百村”扶貧攻堅行動,立足風水梁資源稟賦和優越的產業鏈基礎,以生態+種植+養殖+有機+旅游+扶貧的“6+”戰略為引領,打造“種養加相結合、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合縱聯立體式”的農業產業化4.0版,目前風水梁以鮮食玉米、獺兔、沙柳刨花板、種鵝為主導的“四架馬車”,通過訂單農業、服務協作、五保政策等模式與農牧民進行利益聯結,帶動了3000多畝的鮮食玉米種植,300萬畝的沙柳種植,形成年出欄獺兔500萬只,年產種鵝6萬只的規模,使園區與周邊的十多萬農牧民實現了增收致富并分享到產業鏈上的增值利潤,真正實現了持久、實效、創新、精準扶貧的目標。
(振奮人心的活動剪彩環節)
大會上,風水梁鎮政府授予東達集團“鄉村振興產業融合貢獻獎”,并且表彰了鮮食玉米優良種植基地、鮮食玉米標準化示范加工廠及鮮食玉米種植大戶。現場還舉行了歌舞表演、免費品嘗、特種養殖展覽等活動。會后,嘉賓們在集團領導陪同下還實地參觀了風水梁鮮食玉米加工廠、民富鵝業養殖基地、獺兔養殖基地、飼料廠、肉食品加工廠等產業。
(東達集團榮獲“鄉村振興產業融合貢獻獎”)
風水梁鮮食玉米加工項目規劃總投資8000萬元,購進了國內先進的鮮食玉米去皮、清洗、蒸煮、滅菌配套設施設備,建成大型速凍、冷藏、保鮮庫。產品嚴格執行食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與國內規模以上鮮食玉米生產企業、先進設備制造企業及中農集團、中國農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等多家企業、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為鮮食玉米種植、儲存、銷售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持和保障。項目已投入3000多萬元,實現產能1200萬棒,預計全部達產后可帶動鮮食玉米種植約2萬畝,使1000多戶農牧民增收致富。
(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