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浪網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828/08223435079.shtml
談起治理沙漠,東達蒙古王集團董事長趙永亮回憶說,過去當地群眾種植沙柳治理沙害,但沙柳“只能當柴燒,不能當飯吃”,人們缺乏種植沙柳的熱情,結果“草被羊吃了,樹也種不活”。
1991年,趙永亮創建了內蒙古東達羊絨制品有限公司。隨著公司的逐步發展,他決定向沙漠進軍:不以綠色畫句號,產業鏈上做文章。
1998年,趙永亮在內蒙古鄂爾多斯(18.45,-0.81,-4.21%)建起沙柳基地,向農民收購沙柳。為了建起沙柳產紙的整套工藝,趙永亮投入2億多元,和制漿造紙方面的專家們一起,整整研究了2年。通過采用先進的連蒸熱磨機械制漿工藝,他們生產的無化學漂染本色漿造紙完全達到設計要求,一個沙柳制漿配抄掛面箱板紙項目,一下子為沙柳找到了出路。
貧瘠沙漠中一條新的產業鏈就這樣誕生了。按照目前的沙柳面積計算,當地農牧民按訂單林業平均每年可為東達蒙古王集團提供20萬噸原料,每噸按400元計,可以增加收入8000萬元。如今,東達蒙古王集團已經規劃新上沙柳制造刨花板項目,沙柳產業鏈得到更大延伸。趙永亮的沙柳訂單讓農牧民們有了一份新收入,沙柳種植熱情空前高漲,種植面積成倍增加,打造出一個300萬畝生態沙柳基地。
趙永亮和專家們在研究中還發現,沙柳80%能造紙,剩下20%中的植物蛋白等含量非常高,正是生產動物飼料的好原料。趙永亮在沙柳中間種苜蓿,于是帶動了一系列飼料加工項目,推動了禁牧休牧和集約化養殖。目前,趙永亮已規劃70個養殖區,建起5萬頭肉奶牛和250萬只舍飼絨山羊基地,輻射鄂爾多斯2個旗、20個鄉鎮、12萬農牧民。為進一步提高農牧民的生活質量,同時讓生態建設的成果得到鞏固,趙永亮又投資10億元,修建了東達生態移民扶貧新村。在這里,由東達新村提供住房、養殖間、飼料、技術指導,同時全部包收農牧民的養殖產品。農牧民僅僅購買飼料、提供勞務,一年純收入至少4萬元。